諮詢
最新消息
首頁最新消息

最新消息

11/27
2020
  • 市場
  • 貿易
根據東協研究,本(11)月15日甫簽署之RCEP,將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進入緬甸、柬埔寨及寮國等東協國家中工資與技術水平較低地區。RCEP章節內容涵蓋貨物貿易、原產地規則、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、貿易救濟、服務貿易、投資、電子商務、政府採購等 20 個章節。該協定將採取統一的原產地規則,生效後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僅需要一份原產地證明。RCEP 的統一原產地法規將促使來自生產成本較高的澳大利亞、日本、紐西蘭、新加坡及韓國的製造商增加投資於成本較低且工人技能較低的國家,例如緬甸、柬埔寨及寮國。 根據約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學 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 研究估計,RCEP 將為全球經濟增加 1,860 億美元,為其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 0.2%。但是,RCEP 協定並不全面,在很大程度上規避涉及農業,環境及人權等議題,包括勞工問題亦未得到解決,RCEP現階段尚無法就電子商務規則達成一致,成員國亦未能就跨境數據流動或海關暫停數據傳輸的規則達成共識。在此期間,RCEP 發達國家的製造商應研究如何將工作外包給成本較低的東協國家,以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。
11/24
2020
  • 市場
  • 貿易
為因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(RCEP)對我產業衝擊,學者建議朝三方向突圍 : (1) 短期加強與美合作、爭取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(BTA)。(2) 中期繼續加強新南向、增加台商在東協「地下影響力」。 (3)長遠來說,才是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(CPTPP)這條路。
11/16
2020
  • 市場
  • 貿易
鑒於RECP影響甚鉅,我相關機關應針對RCEP對我整體經濟、貿易、投資等層面的影響,以及不同產業別的衝擊與機會,進行質性與量性的影響評估。由於我國短期內加入RCEP的機會不大,加上美中貿易戰已造成東南亞國家的地位大幅上升,未來廠商勢必更加快至東南亞投資腳步,進而帶動新一波投資熱潮。當前我政府參與區域整合的首要目標為爭取台美BTA及參加CPTPP新會員談判,RCEP並非政府優先爭取參與之目標。然而,RCEP將影響未來區域內自由化的內涵與進程,進而將影響各國未來的經貿、投資政策,恐難避免對我國與各國經貿關係,甚至執行新南向政策造成一定影響。對此,我國相關單位與駐外館處應即刻蒐集RCEP完整訊息,並拜會各國相關機構,以了解RCEP生效後的政策調整,以及協助我產業降低衝擊或主動爭取可合作的新商機。
11/06
2020
  • 市場
  • 貿易
中美兩強相爭,供應鏈「下南洋」,驅動東協各國經濟加速成長。貿易戰與疫情催化,台商第三次新南向正在發生! 展望疫後的東協機會,30歲以下人口占比高達五成,除了「人口紅利」,中產階級人口更高達6億。如何改代工思維為「短鏈製造」與「內需市場」思維,即時掌握眼前商機,也考驗著台商。
10/22
2020
  • 市場
  • 貿易
我國金融三業積極插旗新南向國家,截至今年7月底,銀行、保險及證券期貨合計於新南向設置據點達253個,不過,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,至今仍有多個國家尚未與我方簽署監理合作備忘錄(MOU),包括泰國、柬埔寨、緬甸等國,呼籲主管機關金管會應積極尋求洽簽,保障本國金融業者權利。
10/21
2020
  • 資金
  • 市場
  • 貿易
勤業眾信(Deloitte)表示,從中美貿易戰開打,到今年華為正式被美國封殺,全球半導體、手機等供應鏈出現明確的「產地界線」,而印度成為新興熱門選項。 印度具備大量人口紅利、極具市場潛力,加上我國政府新南向政策,印度也因此成為台商投資熱點。而全球企業在新冠肺炎趨勢下加速產業鏈轉移,印度政府也趁勢推出租稅優惠拉攏外資與台商企業。